作為“國際茶日”系列活動之一,黃棪茶樹品種基因組研究成果系列報告會17日在“中國烏龍茶之鄉”福建安溪舉辦。
安溪素有“國家茶樹良種寶庫”美譽,茶樹種質資源豐富多樣,栽培品種達100多個,在1985年首批認定的30個國家茶樹良種中,安溪獨占六席。
黃棪,又名黃旦、黃金桂,與安溪鐵觀音一樣,是首批國家級茶樹優良品種,也是福建省主栽的優良茶樹品種。此外,作為高香優質骨干親本,黃棪育成了金觀音、黃觀音、金牡丹、瑞香等一系列國家級高香優質茶樹新品種。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葉乃興教授、楊江帆教授團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張興坦研究員團隊組裝獲得了烏龍茶品種“黃棪”的二倍體染色體級別基因組與單體型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獲得了黃棪的基因組精細圖譜與等位基因變異,揭示了黃棪品種高香品種特性的基因組基礎。據悉,該研究成果已于今年5月1日在國際頂尖園藝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發表。
黃棪品種基因組的成功破譯,進一步提升了黃棪在茶樹品種與烏龍茶加工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同時提高了黃棪品種在茶學科研院所與行業中的知名度和顯示度,凸顯安溪縣作為全國重點產茶縣的地位。黃棪品種的高質量單體型和二倍體基因組具有豐富的遺傳信息,可為茶樹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與精確分子育種奠定基礎。
當天,全國首家“茶生態醫院”同時在安溪揭牌啟動。“茶生態醫院”系非營利非法人組織,由安溪縣縣政府籌集和安排相關項目資金和運行費用,由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聯合相關專家建立平臺、組建服務團隊、向社會提供茶園土壤修復與改良、茶園測土配方施肥、茶園生態綜合治理、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和高效生態茶園建設與示范等技術服務,實現校地企“互利三贏”。
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表示,作為全國最大的產茶縣,近年來,安溪堅持以推進茶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堅持綠色發展,強化數字賦能,厚植文化底蘊,穩一產、強二產、優三產,致力建設現代茶業強縣,成為全國茶業發展先行者和領軍人。
此次黃棪茶樹品種基因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及“茶生態醫院”的啟動建設,將為安溪以政產學研用,聚力共繪現代農業藍圖,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對破解黃棪品種高香優質遺傳密碼、建立黃棪品種DNA分子身份證具有重大意義,將進一步彰顯安溪茶業的科學種管水平和高端品牌形象,促進安溪茶業綠色發展、躍升發展。
來源:中新網福建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