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茶的原產發源地在中國的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于1723—1735年。具體位置是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安溪縣(古屬泉州府安溪縣)古稱清溪,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鐵觀音是中國傳統名茶,屬于青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一、安溪茶區介紹
1、福建省坐標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9個 。
2、泉州市坐標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總面積11014.78平方千米,轄四區、三市、五縣;2017年常住人口865萬。
3、安溪縣坐標
安溪縣域范圍東經117°36′-118°17′,北緯24°50′-25°26′,東接南安市,西連華安縣,南毗同安區,北鄰永春縣,西南與長泰縣接壤,西北與漳平市交界。全縣總面積3057.28平方千米,轄24個鄉鎮460個村居,人口108萬,有漢族、畬族等多個民族,通行普通話與閩南語。
4、鐵觀音主產區
福建安溪縣既是世界名茶的故鄉,也是全國名茶烏龍茶的發源地,又是福建省烏龍茶出口的基地縣市。安溪產茶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茶葉品質優良。
鐵觀音主產區在西部的“內安溪”,內安溪包括:西坪鎮、感德鎮、長坑鄉、祥華鄉、龍涓鄉、福田鄉、桃舟鄉等地。這里群山環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年平均氣溫15—18度,無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對濕度78%以上。土質大部分為酸性紅壤,PH值4.5—5.6,土層深厚,特別適宜茶樹生長。
鐵觀音是閩南清茶品質風格的代表品種,因為閩南地區除了鐵觀音之外,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名茶,如:安溪縣境內的本山茶、黃金桂茶、毛蟹茶、大葉烏龍茶、梅占茶、肉桂茶、單叢茶;永春的佛手;漳平的水仙等。
而鐵觀音除了安溪生產之外,閩南其他地區均有生產,如安溪的隔壁縣永春等地和漳州地區的平和,詔安,華安以及漳平地區。此外,外省廣東、湖南、河南、江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種植。
但是,鐵觀音和龍井茶一樣,原產地與非原產地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消費者購買時,見仁見智啦。
5、安溪產茶歷史悠久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安溪已有上千年的產茶歷史,勤勞勇敢、聰明睿智的安溪勞動人民在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品種特性的基礎上,不僅創造了烏龍茶加工技術,還培育出品質優異的世界名茶——鐵觀音,創造了獨具魅力的安溪茶文化。
6、中國茶都
安溪縣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安溪鐵觀音,名揚四海,香溢五洲,已成為中國茶葉第一品牌,也成為福建省一張亮麗名片。安溪縣以茶業聞名全中國,號稱“中國茶都”。
實際上安溪城關就有個真正的中國茶都,地處閩南金三角,緊鄰廈門經濟特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使安溪成為我國南方方邊緣茶區,是全國最大名優烏龍茶生產交易市場,安溪茶都代表著鐵觀音的行情走勢,國內大宗的鐵觀音茶葉都在這里成交。
7、安溪的歷史榮譽
1985年被國家批準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之一,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2013年安溪縣名列“中國百強縣”。 2014年安溪縣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71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33位。
2014年安溪縣地區生產總值410.19億元,增長10.6%,GDP首次突破400億。2018年10月,安溪縣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而這些輝煌成績背后,靠的是安溪茶行業的強有力支撐。
8、鐵觀音茶產業
2017年全縣涉茶總產值增至175億元,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入選“2018中國茶業品牌影響力全國十強縣(市)”;安溪鐵觀音連續3年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二、鐵觀音茶葉介紹
1、鐵觀音簡介
鐵觀音,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于1725-1735年間。發源于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于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鐵觀音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酵茶類。
“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
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征之一。
鐵觀音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堿,有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癥、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2009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會。
安溪鐵觀音一年采摘四季: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品質以春秋最好。每年的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30-40%;
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占10-15%;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占40-45%。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制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鐵觀音茶的采制技術特別,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葉, 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3葉, 俗稱“開面采”,是指葉片已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采摘。
鐵觀音的制作技術尤其特別,鮮葉采摘后經過曬青、晾青、搖青、攤青、搖青、殺青、揉捻、包揉、烘干、成品毛茶、撿梗、精制茶等工序,形成獨特的蘭花香觀音韻品質。
2、鐵觀音種類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制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
清香型鐵觀音: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制法,目前在市場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郁,花香明顯,口味醇正。由于新茶性寒,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
濃香型鐵觀音:濃香型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比較重回甘,是傳統工藝炒制的茶葉經烘焙再加工而成產品。濃香型鐵觀音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相對清香型而言,濃香型鐵觀音性溫,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陳香型鐵觀音:陳香型又稱老茶或熟茶,由濃香型或清香型鐵觀音經長時間儲存,并反復再加工而成,亦屬半發酵茶葉。陳香型鐵觀音具有“厚、醇、潤、軟”等特點,表現為色澤烏黑,湯水濃郁,綿甜甘醇,沉香凝韻。其特質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紅茶、黑茶,且有沉重的歷史與文化沉淀。
炭焙的鐵觀音,是鐵觀音濃香的一種,這也是成品烏龍茶加工的最后一道改變質量的工序,是鐵觀音清香型的茶葉在經過用木炭后的焙制過程。焙制的時間、次數與火候看個人口感和市場而定。
3、安溪茶產業發展史
根據《清上明制茶法》記載:“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制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后傳入臺灣省。”
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傳遍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20世紀70年代,日本刮起“烏龍茶熱”,烏龍茶風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等部分綠茶區紛紛引進烏龍茶制作技術,進行“綠改烏”(即綠茶改制烏龍茶)。
中國烏龍茶有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4大產區,以福建產制歷史最長,產量最多,品質最好,尤以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聞名于海內外。
4、鐵觀音的功效
鐵觀音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堿,有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