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盛名遠揚,以至于許多人以為安溪只是生產鐵觀音。其實,安溪名茶不僅僅只有鐵觀音一種,還有黃金桂、本山、毛蟹這三種名茶。目前,鐵觀音占全縣茶園總面積最大,約占38%,黃金桂、本山、毛蟹約占42%。一一起了解下福建安溪名茶。
鐵觀音: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并開始推廣。植株為灌木型。葉型橢圓、葉色濃綠,葉厚質脆,葉緣波狀,略向后翻,嫩梢肥壯略帶紫紅。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
黃金桂:又稱黃旦。原產于安溪羅巖。植株為小喬木型。葉為橢圓型,葉片薄,發芽率高。嫩芽黃綠,毫少。單產較高,適宜制作烏龍茶,也適制紅、綠茶。“黃金桂”有“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成品茶條縈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幽雅鮮爽,略帶桂花香味,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
本山:原產于安溪西坪堯陽。植株為灌木型。葉型橢圓,葉薄質脆,葉面稍內卷。茶密且梗細長。長勢和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制烏龍茶品質優良,香高品醇,品質好的與“鐵觀音”相似。
毛蟹:原產于安溪福美大丘侖。民國時候稱“毛外”。植株為灌木型。葉形橢圓,葉背白色茸毛多。適制烏龍茶,為高級“色種”的原料,制紅、綠茶外形美觀,品質上佳。此茶雖比不得“鐵觀音”的韻味和“黃金桂”的清香,但有著爆米花般的焦香,韻味獨特,又很耐泡。
福建安溪名茶有以上四種,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合成為“安溪四大名茶”?,F在市場上的鐵觀音茶葉多,購買方便,而本山、黃金桂、毛蟹市場流通較少,購買渠道會相對較少。
版權及免責聲明: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