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特別喜歡喝茶的人,尤其愛喝鐵觀音,或許是因為喝得多了,對它的要求也變高了,我決定親自去福建的安溪,去尋找正宗的鐵觀音。
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尋找高山上的鐵觀音。幾乎走遍安溪縣所有鐵觀音的產地,最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里遇到了陳評評,他讓我見到了有生以來見過好喝的鐵觀音!
這里鐵觀音生長在海拔1000多米,常年云霧繚繞,空氣濕度非常大。由于晝夜溫差很大,他們家的茶樹生長很慢,葉片非常的肥厚,這種葉子泡出來,觀音韻的味道十足!想了解真正安溪鐵觀音的,可以加陳評評微信:13960481930了解更多。
他家茶園的真是山路18彎,車子開不上來,采好的茶葉只能騎著摩托車來回運輸。有一段山路還必須用人力背下去。都是純人工采摘,人力成本非常的高。在這種環境下的茶葉,真的是一點污染都沒有。
我百度查了一下,安溪地處北緯20°50′—25°26′之間,維度剛好,光照適宜;年平均溫度18℃,溫度正合適;年降雨量1700—1800mm,不多也不少。森林覆蓋率高,相對濕度78%以上,為鐵觀音茶樹的培育、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這一帶的土壤都是酸性的紅壤,土層非常的深厚,適合鐵觀音的生長。這里有句民諺:“四季有花常見雨,嚴冬無雪有雷聲”,正是這里的獨特地理環境造就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安溪鐵觀音。
有一次在朋友那邊喝過一次花香的鐵觀音,以為是加了香料。這次來真的明白鐵觀音為什么會有花香了,茶園旁邊開滿了花,遠遠的就能聞到花的香味,茶樹自然也就有了這個味道。想喝真正花香鐵觀音的朋友,可以加陳評評微信:13960481930(長按復制)
好的茶葉,除了原材料外,炒茶也是大有講究的。陳評評說,他們做茶都是:“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是其中的精華所在。他們會根據茶青采摘時的天氣狀況以及涼青、曬青時的萎凋情況,及時進行分寸把控,過早或者過晚炒,都將影響鐵觀音的最終品質。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工藝中竟多達11道——涼青、曬青、搖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箕。其中的揉捻、包揉、焙火工序為復雜,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反復多次的進行,才能出來真正的“觀音韻”。
現在大部分的茶葉炒制都是使用機器加工,陳評評的茶葉一直堅持著純手工炒制,出來的味道的確是不一樣。
由于生長環境和對茶葉品質要求過于苛刻,陳評評家的茶葉產量極少,需要提前預定。真正喜歡鐵觀音的朋友可以加陳評評微信:13960481930(長按復制)提前預定。
這是他家2019年也就是今年,參加政府相關部門舉辦的正規鐵觀音茶王賽比賽,從幾百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的優異成績證書,茶葉品質經得住考驗!
簡介:陳評評陳山茶葉,以自產自銷茶農主營鐵觀音為主。
聯系人:陳評評 電話:13960481930
聯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感德鎮槐東村陳山茶葉收購點